昨天下午,香港特区政府刚刚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将推出为期三年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科技公司及机构输入海外和内地科研人才,预计第一年将输入最多1000名科技人才,目标是在2018年6月内开始接受申请!
在刚才的发言中,创新及科技局长杨伟雄表示,发展创科,人才是致胜关键,计划将大幅简化申请科技人才入境的手续及减省所需的时间,对推动创科发展作用重大。
事实上,本地媒体这两天已经在铺天盖地进行吹风报道,剧透政府计划开设“特快专线”针对性吸纳人才,推出一项输入创科专才的新计划。
现在,这项计划终于出台,虽然第一批的配额只给在香港科技园公司及数码港从事特定业务的企业及机构,但最让这些公司喜出望外的是,针对引入这一类专才的审批速度有望加快,如果上交资料齐全,两周内就能完成审批!
除了有机构、专业、学历、配额的各种限制,还添加了一项规定。创新及科技局长杨伟雄表示,计划规定申请的科技公司及机构,每聘用三名非本地人士,便须聘用一名本地全职雇员和两名本地实习生,从事科技相关工作。
“专才”来港有好处?留港满七年可申请永居!
根据现行的“一般就业政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输入的人才,只要签注到期前去入境处续签,居住香港直到满七年都可申请永久居民身份证。
根据入境处资料,由2013年至2017年,透过上述原有三个计划来港而取得居留权的人数,已超过2.5万人。
多名香港创新科技领域从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项计划将助力推动香港创科发展。
据介绍,这项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将率先向香港科技园、数码港的租户和培育公司开放,涵盖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金融科技等多个范畴,每间公司每年可申请最多100个配额,首年最多输入1000名科技人才。
香港智慧城市联盟会长杨全盛表示,当天与同业谈及此计划,很多人表示非常欢迎,第一反应是关注具体细节,希望审批过程足够简单、透明。香港目前有数万至十万名创科从业者,仍存在有工作岗位但请不到人的局面,有公司因此将项目移至其它地方。他希望特区政府在引入科技人才的同时也增加资源援助本地从业者,认为计划试行后可逐渐考虑扩大规模。
有光科技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温豪夫表示,香港以往在吸引、留住科技人才方面考虑较少,现在的政策重心正向此倾斜,他形容这次是为业界打开招聘人才的“绿色通道”。公司的总部设于科学园,准备在此计划下申请程序员、人工智能科学家以及售前工程师合共约60个职位。
同样在科学园办公的复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徐锦辉表示,以往招聘非本地员工曾历时超过4个月,对方以旅游证件来港,由于时间限制,期间不得不离港后又返回。他希望能够通过计划招聘跨区人才打开当地市场,也希望外聘雇员助力推动公司内部的创科文化。
入驻数码港的FindSolutionAI创办人林苑莉表示,计划对公司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开放申请时会立即行动,针对性地招聘欧洲和内地的人工智能人才。她希望外聘的科技人才能够带动培训本地员工,以提升公司竞争力。
同日,香港科技园表示,园内的工作人口目前有约1.3万人,当中超过七成为科研人员,相信计划将为创科发展提供动力,令香港的科技公司灵活地找到更合适的人才。
数码港表示,目前已有逾1000间从事数码科技的初创公司和跨国企业入驻数码港,其中超过250间从事金融科技,相信吸纳科技人才入境的优化措施将协助产品及服务国际化,并带动企业聘请本地人才,为香港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简化手续,减省时间!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最全解读
我们根据目前了解的情况进行了以下分析: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相当于是一种“变异、进化”的专才计划,众所周知目前移民香港的主流方式有优才计划及专才计划。
优才是靠个人申请,专才是靠公司申请,那么此次新出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也是靠公司去申请。
1、专才计划:不限行业。
2、审批时间
专才计划:在收到全部所需文件后,一般需时4个星期处理签证/进入许可证申请。
3、配额限制
专才计划:无配额限制。
据介绍,科才计划在首个运作年度,会输入最多1000位海外/内地科技人才。只要仍有未发出的配额,全年均接受配额申请。每家申请的科技公司/机构可获发配额为不多于每年100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的配额会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目标是在今年6月开始接受申请。
合资格科技公司/机构须先申请配额 。
获分配配额的公司/机构可相应地于配额有效期内(6个月)为合资格人士申请工作签证/进入许可证。
科技公司/机构亦须符合聘用本地人才的规定 。
专才计划:不确定因素过多,即便符合所有要求,仍可能被拒
申请要求限制:
1、对申请公司的要求
A. 要是香港科技园和数码港的租户或培育公司
B. 公司从事领域的限制,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器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和材料科学的租户和培育公司
此项计划会先适用于在香港科技园和数码港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器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和材料科学的租户和培育公司。申请计划的科技公司需证明香港缺乏或不能轻易觅得具备相关技能、知识或经验的人才。获得创新科技署批出配额的公司在招聘后可直接向入境处申请工作签证以及入境许可证。
2、对人才的要求
A. 主申请人须持有特别认受性的大学所颁授的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字(STEM)学科学位,特别认受性大学指的是「QS世界大学排名榜」、「伦敦时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又称「上海排名」)最新公布与STEM相关的排行榜上首100间大学。
B. 申请人如持有学士学位,须持有一年相关领域工作经验;如是硕士或博士,则无工作经验要求。
C. 申请人到港后需从事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机械人技术、数据分析、金融科技或材料科学的研发工作。
点评:
近半年以來,香港一直在与大湾区中的多个内地城市寻求合作,打造科创园区、教育园区,在人才战略方面一直未见实质性动作,但此次放出大招即表明,香港启动新一轮的内人才战略,吸引高新人才赴港,正式投身于内地的人才资源争夺。
这次新开的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看起来申请时间短,要求又少,但真正研究起来,会发现很多细节要求特别的严格,有些申请人条件可能不够符合,这时候就需要变通的方法。
例如,学历不够的,或者不是从事规定类别工作的人员,别担心,通通有路走!规定是有这样的规定,但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在没有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充分的理据按照个别情况予以“通融”的,欢迎来询!
多了一个途径来到香港,对于很多想到香港的朋友来说是一个新机会!优才专才要经过至少6个月时间的等待,而此次新出的计划在时间上就更具优势了。通常来说,一般新的政策在开始实施初期,要求都会比较松,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意向,建议您尽快与我们联系。
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常见QA
Q:科技人才计划有配额要求吗?
A:有的,首个年度暂时不超过1000个配额(全球),会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目标是在今年6月开始接受申请。
Q:一间公司可以申请多少个名额?
A:每间公司最多申请100个名额。申请计划的科技公司需证明香港缺乏或不能轻易觅得具备相关技能、知识或经验的人才。
Q:公司聘请非本地从业者有什么要求?
A:在此计划下,科技公司每聘用3名非本地从业者,需要再聘用1名本地全职雇员和2名本地实习生从事科技相关工作,因而计划既填补人才短缺,也兼顾培养本地人才。
Q:科技人才计划的申请流程是?
A:符合资格的科技公司或机构在获得创新科技署发出的配额后,在配额有效期内向入境处递交非本地科技人才的工作签证申请以及入境许可证。
Q:我可以带哪些家人一起申请香港签证?
A:配偶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婚子女。
“专才”“优才”来港有好处?留港满七年可申请永居!
根据现行的“一般就业政策”、“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输入的人才,只要签注到期前去入境处续签,居住香港直到满七年都可申请永久居民身份证。
根据入境处资料,由2013年至2017年,透过上述原有三个计划来港而取得居留权的人数,已超过2.5万人。
虽然现在还没有相关细则,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也会跟现行模式差不多,如果成功逗留香港满七年,就可申请永久居留权,受养人也可以同时申请来港。